目前分類:佛教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DSC05353.JPG

清代白仔兒玉布袋和尚。和闐白色仔兒玉,中間有數道水波紋,腳底有些許金黃皮色殘留,上手沉。布袋和尚圓臉光頭大耳,眼鼻口亦皆渾圓,跣足,渾圓的大肚腩,再背個布袋,自明代以後幾乎已成為布袋和尚的常態形象。布袋和尚頭後有一對牛鼻穿,可穿繩隨身佩帶。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5427.JPG

明代青白玉佛坐像三尊。和闐青白玉,三尊玉質非常接近,且器表均或多或少受到金屬鏽沁擾,或許曾經與銅鐵器一起入土過。三尊佛雕工近似,髮髻飽滿,螺髮滿布,髮像莊嚴,高額挺鼻,雙眼微閉,坦右肩,僅著僧祉支(袈裟中衣),跏趺坐,這些部位的表現手法一致,有差異的是三座佛像手勢與寶座的型態。上圖中左側佛像的手勢為右手向前向下垂伸,此為「觸地印」,又稱「降魔印」,中間及圖右側的二尊佛像手勢為「禪定印」,雙手交疊,左掌置於右掌下,拇指相接。三尊佛像的寶座形式均不相同,上半截均為仰蓮座,下半截則或為覆蓮座,或為梯形台。此三尊佛的頸部較短,佛的手部略為大些,應為明代佛造像的手法。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4991.JPG

青玉觀世音持如意坐像。和闐青色仔兒玉,顏色略灰,玉質Q潤、沉手。觀世音垂眼斂目,雙手捧持如意,右腳直立,左腳橫盤。頭光上有繫孔,可穿繩配戴。本件大小來看,應是手把件。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4981.JPG

三色玉羅漢頭。和闐玉質。左側長頭濃眉羅漢為白玉,玉質潤透,略受紫沁,長得慈眉善目,明顯修為高深。中間的聳眉張口羅漢為青玉,無沁色,但玉理中雜有些許細微的黑色礦物質,其表情似在瞇著眼作呼嘯狀。右側的濃眉羅漢為白玉,表面已受紫色沁蝕,但在強光下仍可辨識為白玉,其睜眼向前凝視,嘴巴緊閉,不怒自威。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SC04973.JPG

明清糖玉佛頭。和闐糖玉,質地細潤。雕工細膩,打磨精緻。容貌秀挺莊嚴,垂目沉思狀,頭髻較大,表現佛的大智慧。頭髻上鑽有牛鼻穿,為隨身佩帶玉佛頭。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明清白玉褐沁立佛 (1).JPG

明代白玉立佛。和闐白玉質。閉目、額點白毫,滿頭髮髻,大智慧之肉髻平圓,坦胸,肩披迦裟,褶紋流暢自然,手捧腹,全器受褐沁。玉佛或玉菩薩一般均為坐像,少見到立佛,如此小型玉佛推測可能是希望能隨身攜帶,時時受到保佑。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宋白玉佛頭像 (1).JPG

唐代白玉佛首。和闐白玉,初購藏時全器佈滿銅鏽,差點誤認為青銅佛首。下端斷面打磨平整,應是原本即是選用和闐白玉製作佛首,再配接銅質佛身,以供人膜拜。法像莊嚴,面容豐盈,為漢化面容。初看時,佛似有似無的笑意,但久視眼鼻之間,笑容漸斂,只見莊嚴慈悲。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宋青白玉佛坐像 (2).jpg

宋元青白玉佛坐像。佛穿天衣,雙手結定印,雙足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和闐青白玉質,玉質潤透,全器表面多處玉紋透紅色,但凹槽、陰線處並無此種顏色,故應非染色,而是前手同好時時盤摩所致。此種現象在宋器上時有見到,現代同好稱此現象為「宋紅」,據說係因宋人尚古好玉,常常將玉器取出盤摩,玉紋、較脆弱處及含鐵高處,因手熱而氧化形成。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元白玉坐佛 (2).jpg

元代白玉佛坐像。和闐白色仔兒玉質,玉質溫潤柔滑,略有黃褐沁。法容莊嚴,頭部背光,背倚祥雲,天衣摺袂自然,雙手結定印捧缽,雙足結跏趺坐。佛頂背光鑽有繫孔,可穿絲繩隨身佩帶,器型小巧亦可用手持握,亦可置於小神龕膜拜,應為貴族常年在外奔波之護身保祐的神明。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青玉番人進寶.jpg

唐帶青白玉胡人進寶,和闐青白玉質,立雕高跪姿似要貢獻手上持捧含苞蓮花之佛教人物,深目、寬鼻、厚唇、卷髮,上衣下裳(如裙)、窄袖、著靴等特徵均顯示非中土人之外表。左右兩側及背部受沁白化,但仍光亮鑑人。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清中期仔兒玉藏傳佛教四手觀音牌 (1).JPG

清仔玉藏式四臂觀世音菩薩像。乾隆期作工,藏傳形式,笑眼閉垂,四臂各打手印,天衣纏臂至肩後上飄,趺坐蓮台。背光邊緣以陰線琢卷雲紋。本器為高浮雕作法,略厚,故除了可作隨身掛繫,亦可作置於案上膜拜。正面部份區域人工燻紅,以現古意,此為乾隆前、中期的常見特徵,因為當時乾隆尚古,對一般走奇巧形態的玉器很不以為然。故玉工自然需投其所好。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