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韘型珮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DSC_0038.JPG

戰國青黃玉雲紋韘形珮。和闐青黃玉,受硃砂沁表面顯褐色或褐灰色,器表光澤。本件仍以射箭的拘弦器韘為原形,但厚度已壓縮為1公分,拘弦的短棒已變形為左側末端勾轉的雲氣紋,右側下方亦岐出一雲氣紋,似乎也是拘弦短棒的餘韻。弧凸面外側及孔洞邊緣均浮出一圈邊廓紋,中間雕琢錯落有致,略為方正的勾捲雲氣紋。背凹面有自孔洞向下延伸的凹槽,且用游絲描線切琢出極細的雲氣紋。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SC_0029.JPG

戰國中期饕餮雲氣紋韘形珮。和闐青玉,器表整體風化質變較重,影響透光,使本件看上去顏色略微暗沉。本器器形仍維持著射箭的拘弦器韘的樣貌,只是略微壓扁一些,不像漢代在韘的周圍雕琢了各種的神獸。凸面下緣雕琢饕餮紋,其餘凸面上滿飾三角雲紋、桓雲紋,以及像支小匕首的羽紋。器左上方外側岐出一短棒,下緣略勾,顯然仍忠實地保留居弦的功能。本件雖保留了韘的形狀,但以wake的手指無法整根穿過那中央圓孔,故此件已經不是真正的韘,可能已經過渡為珮飾。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DSC_0052.JPG

西漢青白玉龍紋韘形珮。和闐青白玉,器表受硃砂沁蝕,但仍有部分器表反映出玻璃光。韘形珮凸面雕琢一螭龍,管鑽眼,長吻,後掠耳,頭後獨角,且向後延伸一道雲氣紋。四肢粗壯有力,攀附在珮上,身軀放長以適應本珮整體畫面,也延續下半身在本珮下半部的布局,絞繩紋尾。珮的凹面琢有延伸自中央孔洞的向下凹槽,且用細陰線切琢雲氣紋。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DSC_0076.JPG

戰漢青玉饕餮紋韘形珮。和闐青玉,玉質潤澤,原本通體有玻璃光,後因過度盤玩反造成已經風化器表起灰剝落。本件韘形珮正面(凸面)下緣為饕餮頭與爪的紋飾,右上緣外側桌相疊的雲氣紋,但此處的勾卷雲氣紋似是承續著射箭的拘弦器--「韘」的形狀,只是壓扁了而已。背面(凹面)則在韘體上用游絲描細陰線雕琢了簡化鳳紋和雲氣紋,但沒有在凹面另作一道斜面通向中央圓洞的凹槽。此為西漢貴族常見的隨身佩飾。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_0067.JPG

西漢青玉龍鳳紋韘形珮。和闐青玉,部分器表白化質變失透,可能是受到重金屬沁擾。本件韘體上方雕琢一螭龍,下方雕琢一鳳鳥。背面雕琢雲氣紋及仙花,濃濃的神仙味。本件為西漢前、中期貴族珮飾。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_0085.JPG

西漢青玉單鳳紋韘形珮。和闐青白玉質,上半部風化質變較明顯,下半部玻璃光較光亮。韘形珮本體,左側琢一面向外的鳳鳥,身形挺拔,尾端捲入韘珮下半部。右側似雕琢一簡易鳳紋,惟沒有眼睛的圓圈紋和頭上的冠羽。正面用游絲描細線雕琢出卷草紋或是雲氣紋。背面則無紋飾。韘形珮為戰漢時期特有的貴族配飾。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西漢青玉虎鳳熊紋韘形珮.JPG

西漢青玉虎鳳熊紋韘形珮。和闐青玉質,玉理間雜有米飯沁,為石英結晶。韘為本件玉珮的載體,可見右上方有一歧出的控弦枝。上緣雕刻一隻鳳鳥,盤捲在高端。珮左下側雕琢一隻攀附在韘上的熊,熊回首,肚圓凸,模樣可愛。珮的右側雕琢一盤曲的螭虎,其長長的尾巴一直繞到韘的後背。少部分器表風化質變,受鐵沁,但全器光澤油亮,滑膩順手。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戰國青玉饕餮紋韘型珮一

戰國青玉饕餮紋韘形珮二 (1).JPG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漢青白玉螭踏熊韘形珮.JPG

西漢青玉螭踏熊紋韘形珮。本器雖稱為韘形珮,但上半部的螭與熊,已成為主角,韘反而淪為配角,僅僅剩陰線雲紋作為裝飾,為過渡至西漢中期之風格。器表大部份有風化初期灰皮之現象,玉理結晶明顯。和闐青玉質。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漢青玉鳳紋韘形珮 (1).JPG

西漢清玉鳳紋韘形珮。本器以壓扁變形之韘為主體,韘周邊雕琢出鳳紋及雲氣紋,器表面另以陰線琢出雲氣紋路,背面無紋飾。器表略有風化痕跡,但全器仍光耀通透,玉質為和闐青玉。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漢青白玉四神獸韘形珮.JPG

西漢白玉四靈韘形珮。本器器型為韘,一面浮凸,一面凹陷。本器正面雕琢有五種神靈獸,分別為螭龍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獸(或稱四神獸)。為白色仔兒玉,質堅硬,部分器表受鐵沁。本器為佩掛飾或手把件。

文章標籤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