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白玉褐沁立式仕女.JPG

西漢白玉立雕仕女玉人,和闐白玉質,五官具象,髮中分後梳,身著交領寬袖深衣,手攏於袖內。全器表受褐色沁,器中段受沁質變。

 

西漢白玉褐沁立式仕女 (3).JPG

漢仕女普遍著交領連身深衣,深衣之特色即因衣襟加長為三角形,向後繞至側邊或背後,再以腰帶縛束,女性曲線自然流露。女裝袖寬長,一般手握袖內時寬袖下垂,下端形成圓弧曲線,和喇叭狀下擺結合,與身軀成寬窄對比。此亦為漢代審美觀中,極重要的視覺張力平衡實踐於生活上的例證。

 

西漢白玉褐沁立式仕女 (2).JPG

西漢白玉褐沁立式仕女 (1).JPG

西漢白玉褐沁立式仕女 (5).JPG

深衣自春秋戰國發展至漢,變化不大。但漢代絲織技術已臻完善,紋飾變化萬千絕美,玉雕無法表達,僅於襟邊略琢花紋表示。過去漢仕女俑常見於深衣外另著長袍,或僅於陶俑、木俑上平面塗劃出深衣,而未能具象、立體的展現出來,此器的價值即忠實的紀錄了二千年前仕女著深衣的樣貌。

 

西漢白玉褐沁立式仕女 (11).JPG

西漢白玉褐沁立式仕女 (9).JPG

漢人物、動物眼型一般為棗形眼,而本器除雲紋耳之外,臉部器官非常寫實,漢玉器中少見。原玉質潤透光澤。

 

西漢白玉褐沁立式仕女 (6).JPG

西漢白玉褐沁立式仕女 (8).JPG

溪漢貴族女士必定梳髮髻,且插上髮釵、步搖等髮飾,一方面增加美觀,一方面亦可節制動作以維禮制。本器僅將中分後梳頭髮夾扣於頸後,未見其他髮飾,表示其身份應非貴族。但髮絲雕琢細膩,於0.1公分不到之玉上,能絲毫不茍地一絲絲清楚交待,已非一般玉工可為。

高*寬*厚:8.8*2.9*2.3cm

55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