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青玉龍頭螭鳳紋帶勾 (15).JPG 

戰國青玉龍首螭鳳紋玉帶勾。器型小頭大肚,像是把頭向左後方扭轉過來的中國傳統樂器琵琶。和闐青玉質,玉質溫潤,反映著柔和的蠟狀光澤。器腹表面有變質褐色斑塊,略有台階現象。全器紋飾均為戰國楚式風格,尤其其中的簡式鳳紋和小螭龍紋,更是楚式風格之代表。

 

戰國青玉龍頭螭鳳紋帶勾 (16).JPG 

此玉帶勾頭為螭龍形,較為圓滑,棗型眼,鼻孔微張,兩耳服貼額頭兩側,頭生兩角向後伸張。順著扭轉過來的器頸,逐漸變得粗寬,至器腹中下緣最寬,再快速收攏為圓腹底。

 

戰國青玉龍頭螭鳳紋帶勾 (10).jpg 

此螭龍頭造型和緩,與戰國或其他螭龍蓄意雕琢出威猛形象不同。研判或係因此器為實用器,螭龍如果頭角過於崢嶸,恐怕腰帶纏繞即會或勾或掛,使用不順手,故修成如此造型,還頗有種喜感。

 

戰國青玉龍頭螭鳳紋帶勾 (14).jpg 

戰國青玉龍頭螭鳳紋帶勾 (4).jpg 

腦後延伸至胸部之槽紋,與西漢前中期慣用之絞繩紋係同一做法。採用極小砣具,先順著溝槽方向接續碾出橫斷小溝,再順著連續的溝紋用較寬平之砣具琢出槽紋,經過精細打磨,才能顯示出如此精美的紋飾。此紋飾的做法需要非常細心精準,稍一失誤,即會影響整條槽紋之美觀。故戰漢玉器如果出現此槽紋,一般均為製作精美、極具時代風格之玉器。

 

戰國青玉龍頭螭鳳紋帶勾 (6).jpg 

整個器腹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分別雕琢戰國至西漢前期之慣用三組紋飾。

 

戰國青玉龍頭螭鳳紋帶勾 (9).jpg 

器腹上部琢有一組簡化的鳳陽紋,基本上像個「乙」字,鳳頭向左,張嘴做鳴叫狀,頸部向右轉曲,再向左轉曲為胸部,胸前有向上卷曲的羽翎紋,胸部左側琢有一向下撐按在自己身軀上的前肢和爪子,鳳的身軀在順著腹部向右卷曲,尾部再向上卷曲至頸後。此組鳳紋雖然簡練,但充滿了力道與活動感。

 

戰國青玉龍頭螭鳳紋帶勾 (7).jpg 

中間琢有兩組似蛇般的小螭龍,小螭龍頭向下,小螭龍頸則向上再向外側的左、右轉曲,然後沿著器腹周邊向上卷曲,小螭龍尾盤繞在器肩部。兩小螭龍棗型眼,鼻頭挺翹,頭側生出兩角向兩側延伸,背脊用雙勾表現,身體則用圓鱗紋鋪滿全身,雖然身軀的紋飾均為陰紋,但細緻的雕琢,彎曲有度,有條不紊。左邊小螭龍吻部下方的地子,有明顯的台階現象。

 

戰國青玉龍頭螭鳳紋帶勾 (8).jpg 

器腹下三分之一雕琢的是「饕餮」紋,眼睛是接近平行四邊形的棗型眼,頭上的兩角向兩側延伸,角上的絞繩紋卷曲排列整齊,一絲不苟,整個紋飾讓人感到威猛兇悍。

 

戰國青玉龍頭螭鳳紋帶勾 (20).JPG 

此圖可看見此帶勾紋飾較他器浮凸,亦即減地很深,且地子打磨平滑鑑光,在如此小的弧凸表面又能雕琢這些細緻精美紋飾,可知當時玉工作器之用心與不苟,這種精氣神是後代玉工模仿不來的。

 

戰國青玉龍頭螭鳳紋帶勾 (24).JPG 

戰國青玉龍頭螭鳳紋帶勾 (13).jpg 

玉帶勾的背面琢有一個浮凸的圓紐,紐柱略細,可以繫帶,紐面中間琢有一組小「雷紋」,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個別角度琢有一組陰紋的「卷雲紋」,戰漢時期此紋飾應是表達「氣」的具體形象。外框再琢有一圈弦紋,紐紋飾雖簡單卻精雕細琢,透著貴氣。

 

戰國青玉龍頭螭鳳紋帶勾 (23).JPG 

整個器型流暢合理,大小適中,應該是戰國時期的實用器。用料為戰國時期較廣泛之和闐偏青色的青玉(春秋時期主流玉器也是使用青玉,惟顏色偏黃綠),紋飾雕琢均精,應為當時楚國高檔的王室用器。

 

長*寬*厚

9.4*5.0*2.7CM

137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