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黃玉單螭帶扣.JPG

西漢黃玉螭龍紋帶扣。帶扣框上雕琢一高浮雕(近乎圓雕)騰雲盤曲前進之螭龍,螭龍瞠目張口,全器自螭龍左側至尾端右側明顯一帶狀鐵沁。此器應該是貴族皮帶上之扣飾。可能為實用器。

 

西漢黃玉單螭帶扣 (2).JPG

螭龍頭生一角甚長,至後端衍生為卷曲雲紋,為螭龍左前足踏扣。左後足後蹬有力。

 

西漢黃玉單螭帶扣 (5).JPG

西漢黃玉單螭帶扣 (7).JPG

全器輔助紋飾不多,僅以短陰線琢髭紋、毛紋,以及全身三處陰線雲紋。

 

西漢黃玉單螭帶扣 (8).JPG

嘴唇上噘露齒,鼻孔前張聳立,耳下鬢毛外張。

 

西漢黃玉單螭帶扣 (11).JPG

本器較特別處為扣飾下方仍精心雕琢一鳳紋,翅膀向後延伸成扣框,中斷衍生一雲氣紋為鳳爪踏扣。胸前羽毛向下延伸成為雲氣紋。邊框末端向上岐出作螭龍頭部之依托,看似與其他邊框不相連,但作者技巧的用鳳頭頸部代替邊框,使動態張力迴轉回鳳鳥,此為西漢藝術造形思維的高度展現。

 

西漢黃玉單螭帶扣 (12).JPG

即便是附屬紋飾,且扣在皮帶上時將隱沒在主體螭紋之下,但作者仍雕琢用心,紋飾打磨依然精緻。從本張照片的最上緣紅色鐵沁可看到,鐵沁已深入玉理,此現象應是外力(如地熱、擠壓在鐵器上)加上玉質本身(黃玉富含鐵離子),經過悠長的歲月質變所造成。這現象是後仿或造假不來的。

 

西漢黃玉單螭帶扣 (6).JPG

螭腹背部琢一圓孔,孔壁平直,原器應在此孔內襄嵌一異色寶石。眼尖的格友應可見到玉質中有和闐仔兒玉獨有的「燉蘿蔔」絮狀紋理。

 

西漢黃玉單螭帶扣 (13).JPG

鐵沁處玉質均有凹陷,並帶有金屬光澤。

 

西漢黃玉單螭帶扣 (14).JPG

西漢黃玉單螭帶扣 (15).JPG

西漢黃玉單螭帶扣 (4).JPG

上海博物館藏的「白玉袞帶鮮卑頭」格友們大概均有印象。孫機、孫仲匯、王正書等諸位專家們為了造型、銘文多次發表論文斷代,似尚未完全取得一致看法,但「晉式風格」似為大家可接受的共識。若所謂「晉式風格」是指龍的造型,那格主以動感、上噘唇、衍生借物、踏扣雲紋、龍鳳造型等因素斷此器為西漢,尚無可厚非。但所謂「晉式風格」是指扣框上雕琢龍紋,那格主在此搬弄就鬧笑話了。另外還有兩篇文章亦涉及此種型式帶扣,格友們是否要先發表意見,討論討論一下?

長*寬*厚:9.5*4.8*2.3cm

108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