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戰國青白玉龍頭人面帶勾 (14).JPG

戰國白玉龍首人面紋帶勾。勾首雕鹿首,兩耳後張。胸上琢網格紋並向四角延伸為陰線捲勾紋,頸側亦以陰線琢仙花紋。勾腹後斷琢一露齒笑之人面,額上以減地手法琢出帽形,帽沿以粗砣具琢出寬深的陰線以為裝飾,並向後延伸捲曲為勾紐。和闐白玉質,表面多處白化,深淺不一,主因為朱砂附著所致。

 

戰國青白玉龍頭人面帶勾 (18).JPG

戰國青白玉龍頭人面帶勾 (13).JPG

戰國青白玉龍頭人面帶勾 (11).JPG

當初購藏此帶勾時,器表白化處均凝結厚厚的朱砂塊,將硃砂塊剃除後,才露出精緻的器表。

 

戰國青白玉龍頭人面帶勾 (12).JPG

帶勾或類似配飾的玉器器腹琢出人面並非孤例,wake另有收藏一紅山風格的「史前白玉龍頭神祖珮」,腹部亦琢有簡單的人面紋,已於20160901在配飾項目po文供格友欣賞。

 

戰國青白玉龍頭人面帶勾 (22).JPG

左右兩側均有兩處鑽有淺淺的圓洞,一處在耳根前,一處在頸部。猜測這四個孔洞可能原本鑲嵌了寶石或綠松石,以增其貴氣美感,只不過後來脫落遺失了。

 

戰國青白玉龍頭人面帶勾 (23).JPG

其實,本器鹿頭之表現手法與龍首非常相近,吻側鬚紋、變形菱形眼、眉紋,但兩張大耳只有鹿才長得出來。

 

戰國青白玉龍頭人面帶勾 (16).JPG

嘻嘻嘻...,不知前人讓他笑的用意何在?

 

戰國青白玉龍頭人面帶勾 (20).JPG

戰國白玉鹿首人面紋帶勾 (7).JPG

此陰線琢刻極細、較深、流暢,為戰國後期到西漢時而出現的「游絲描」。有人看照片圖錄即說,戰國因冶金發達,所以發展出硬度極高的刻刀,才能刻出這麼硬挺、又細又深的線條。本格主認為此說法只說對了前半,而冶金發達所發展出來的不是「刀具」,而是直徑較小(可能不到0.5公分〉、更薄〈小於0.1公分〉、硬度更高的「砣具」。下圖游絲描的轉彎處,仍可看到分段接續切割的樣子,若是「刀具」,可以不必分段,直接轉彎即可,只有「砣具」才需分段切割。

 

戰國白玉鹿首人面紋帶勾 (8).JPG

戰國青白玉龍頭人面帶勾 (21).JPG

戰國青白玉龍頭人面帶勾 (24).JPG

本器玉質極佳,除白化處,反映出細膩的玻璃光澤。全器設計、紋飾、風格與戰國、西漢的龍、螭、鳳等主流紋飾完全不同,給人一種和諧、親切的感覺。

長*寬*高:11.6*2.0*4.1cm

104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