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唐代青玉褐沁灰皮龜 (8).JPG

唐代青玉褐沁灰皮龜。和闐青玉質,沉手,大部分器表已呈灰皮現象,但仍有接近玻璃光的光澤。本件工藝走粗放的路線,龜頭抬高仰望,用砣具琢出單圈眼,眼圈周為略為減地,使眼圈浮凸。吻部琢U形長陰線代表嘴線。背殼琢十枚六角型雙凸紋,邊緣散布一周不完整的六角雙凸紋。龜四肢匍匐。腹部琢一凹陷的十字紋,代表腹甲。尾部以一小圓凸代表之。

 

唐代青玉褐沁灰皮龜 (1).JPG

千年專注地仰望著。

 

唐代青玉褐沁灰皮龜 (2).JPG

尾巴頗可愛。

 

唐代青玉褐沁灰皮龜 (3).JPG

此件的龜殼花紋與真正的烏龜不同,一般成年的龜殼花紋中間有十三枚較大的紋飾,是隨形生長的,並非六角形。而龜殼周邊則是有二十三枚小型的花紋,就像裙邊的裝飾。而本件玉龜則以六角形紋飾來鋪蓋在整個背殼上面。

 

唐代青玉褐沁灰皮龜 (7) - 複製.JPG

2017-08-02_12411.jpg

小部分器表有未完全被灰皮覆蓋的深顏色小開窗,其中有數個上面有像織物纖維的細網狀灰色條紋,似乎就像灰色的織物沾黏得不是很完整的感覺。用十五倍放大鏡觀察,發現那幾塊地方是玉理岩晶交織風化較明顯的表面,在結晶互相交織之間極細小的凹槽中,流淌著極細的、一絲絲的灰色物質。

這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本件的灰皮是怎麼回事?

本件的灰皮可能是因為原本包覆的物質(絲綢錦緞)腐朽變質後附生在此玉龜上而形成,與有些因玉器表面的分子水逸散而失透的玉器不同,也與被侵蝕性物質影響而質變的玉器灰皮不同。這三者最大的區別是,這種有機質附生的灰皮在光線下反映的光澤較亮,相當於玻璃光,器表灰皮較淡或沒有灰皮的地方,也因沾染了少量有機質而呈現玻璃光狀。所以,灰皮是我們看到古玉器上面的現象,但形成的原因和特徵都不同,值得我們好好研究。

 

唐代青玉褐沁灰皮龜 (4).JPG

十字凹槽代表腹甲,以陰線琢出龜爪。

 

唐代青玉褐沁灰皮龜 (6).JPG

灰皮較厚的部位只能微微透光,很符合有機質附生的現象。

 

唐代青玉褐沁灰皮龜 (5).JPG

本件玉龜雖然工藝較為粗放,但其雕琢的玉龜頗有味道,可能是祝壽擺飾或作為筆擱、紙鎮之用。原本看不出太強的時代風格,後來有次看展時看到一個比此玉龜還大一倍的唐代銀鎏金龜形粉盒,背殼是盒蓋,可以打開來,盒中可裝化妝粉或小物件,其與本件相似度達九成以上,故斷本件玉龜為唐代。在網上只找到唐代法門寺地宮的龜形銀鎏金茶盒照片,精美絕倫,也可略作參考。

長*寬*高:6.8*4.2*2.6CM

117g

 

唐代法門寺地宮出土鎏金銀龜茶盒.jpg

唐代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的龜形銀鎏金茶盒。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