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0086.JPG

西周青玉牛頭扳指。和闐青玉,上半部質變玉質略有萎縮,呈灰青色,仍能反映光澤。本件主體紋飾為四具浮凸牛頭,陰線切琢出水滴形眼,鼻頭兩道短陰線表示牛鼻孔,彎角上有模仿牛角的凹凸。四具牛頭之間則用陰線切琢出簡化的牛鼻紋,鄰近上下邊緣用陰線切著一道弦紋,代表邊廓紋。本件應為西周貴族的韘。

DSC_0087.JPG

邊廓紋的邊壁有崩口,是金屬砣具高速衝切的現象?本件大家不會認為是現代的作工吧?

DSC_0088.JPG

內壁光滑,配戴大拇指上頗為順手。而突出的四具牛頭,其鼻頭下緣亦可拘弦。這種設計,可讓使用者射箭時不必像下圖商代韘那般需刻意尋找那單一的拘弦溝,才能射箭,使用者多了另三個方向可以拘弦。

2018-12-23_144802.jpg

DSC_0091.JPG

雖有質變,但從透光程度,其質變還不太深。

DSC_0093.JPG

這種近似戰漢游絲描的細陰線本篇要研究一下。早前的說法先認為游絲描細線是西漢獨有,後來發現戰國玉器上也時有出現,當作輔助紋飾使用。後來在春秋的玉器上也常見到此種細陰線常出現在紋飾間的小空地上,呈網格紋,偶而也用在修飾主體紋飾上。若本件是西周的韘,這種細陰線大量地使用則又可推前好幾百年。

另外,牛鼻紋和邊廓弦紋又有些不同。下圖放大後可看見牛鼻紋是用砣具一刀、一刀切下後接續連成的紋飾,可那弦紋明顯是一刀直衝到底的切琢紋,邊緣還偶有崩口。這是怎麼回事?那時就有電動切刀?

Wake15倍放大鏡觀看了弦紋的底部,發現是U形底,不是V形底,底面深淺一致。而且,線條方向略有些微的曲折。這底面深淺一致,就表示弦紋細陰線確實是由一刀到底的衝切出來,這在高古玉器上少見。可那些微的線條曲折就讓人放心了,因為清朝以前的砣具,其動力來源是用人力像古早縫紉機那樣的用腳上下踩踏,來帶動砣具旋轉。左腳踩下去,會帶著砣具向順時針方向旋轉,右腳踏下去,砣具又轉回來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如此反覆的旋轉,確實可能造成砣具的切琢方向略有差異,但若不藉由放大鏡觀察,還不大容易看得出來。現代的砣具都是單一方向的旋轉,切出來的線條自然平直,不會出現曲折了。

2019-01-21_084732.jpg

DSC_0096.JPG

DSC_0092.JPG

動物的紋飾,尤其牛,在西周是常用的,因為西周滅商代之後,重視農業生產,禁豪奢,這些家畜就成了最好的紋飾了。

外徑*內徑*高:3.32.02.5cm

24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