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5629.JPG

東周白玉龍紋琮。和闐白玉,入土後受其他物質影響造成部分器表白化。東周的玉器用玉主流是青玉,似因國之重器為青銅器所主導的審美觀有關。本件玉琮四面紋飾相同,均為兩端龍頭,中間四組雲紋代表共用的身體。龍紋已經簡化,為戰國前期的龍紋表現。

DSC05630.JPG

本件其中一角稍有殘損,wake購藏之前已石膏略作修補。

DSC05631.JPG

Wake對琮有另一種認知。

大家都知道琮是位處東南的良渚文化發展出來,再向四方散布,如差不多時期西方的薛家崗文化和東北方的大汶口文化均有玉琮出土。但是同處太湖流域距今7000~6000年的馬家濱文化,以及距今6000~5300年的崧澤文化,雖已有玉器製作,可卻未見玉琮出現。故可確定玉琮是由距今5300~4200年的良渚文化,在這千年的文化發展中所開創出來的。

中原則在距今4000餘年遠在甘肅的齊家文化出現了玉琮,距今3800~3500前代表黃河流域華夏勢力的二里頭文化中,也出現了玉琮。之前,從未有玉琮這個品項過。之後的商、周都還有少量的玉琮出土。但是東周的春秋、戰國時代,地處東南太湖流域的吳越與楚國,原來的良渚文化玉琮發源地,卻不再製作玉琮,不知是何原因?我們不妨猜測一下。

要解開這個謎團,就必須從玉琮究竟是個甚麼東西考據起。

我們先從玉琮的功能性來看,百度百科說琮是祭祀用的大禮器之一,它與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稱為「六器」。為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周禮》「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玉琮成為統治階級祭祀蒼茫大地的禮器,也是巫師通神的法器。

後代學者認為玉琮的造型是內圓(孔)外方,似是印證“璧圓象天,琮方象地”等道理。而目前大家認為最有力的根據是《周禮》的「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說法,顯然是因為琮的外型被冠以「天圓地方」說,而被周人因祭祀需要而硬扣上的功能,周後的玉琮確實已變為祭拜大地的禮器,在時間點上,這一點很重要。但良渚時代也是祭拜大地的禮器嗎?

也有專家學者說考古發現良渚巫師常用劣質的玉琮、石琮,或被燒過的玉琮,來鎮墓壓邪、斂屍防腐、避凶驅鬼。真是這樣嗎?這些說法會不會只是後代人看圖索驥的猜測之言?會不會是因為戰、漢時期以次等玉質或皂石雕刻冥器來陪葬的情形而被誤導了?

另外,也有學者認為良渚出土大量玉琮也是權勢和财富的象征?玉琮于良渚文化墓葬中大量出土时有如下特征:墓葬规格高,规模大,随葬品较丰富;墓主人多为男性;琮常與壁伴出,一些墓中有殉葬人的现象。所以,玉琮被後人認為是財富的象徵,這恐怕又是被春秋以後的儒家學說「事死如事生」的喪葬概念興起,造成用財富厚葬的風氣影響的謬誤判斷吧?良渚文化時期儒家還不知道在哪裡啊?事死如事生拿財富厚葬之風應該還未成形。尤其在殷墟婦好墓的出土玉器755件中,僅有聊聊三、五件為琮型玉器,若為財富的象徵,起碼在商代中後期似已不是如此。所以,目前大家對琮的認知已積非成是,似乎有再考證的餘地。

以上近代學者專家對玉琮的認知,應該都是後人以後代的價值觀,想當然爾對玉琮的功能猜測,做不得準的。其中用玉琮「祭祀」、「陪葬」,倒是種流傳有序的說法,也是考古出土的現象。可這些只能證明說是良渚先民拿玉琮放在墓中,還是沒有交代清楚,它被置於墓中的真義為何?既然是祭祀和陪葬,玉琮究竟是個甚麼東西?

那些伴隨著大量璧與琮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墓主,確實都是部族的大巫,也就是族長,這應該錯不了。但是,陪葬的璧與琮,能不能說是這大巫過去曾經用於祭祀的法器呢?生前所用的法器陪著墓主下葬不是也很自然嗎?

而在墓葬中焚燒玉琮,說是來鎮墓壓邪、斂屍防腐、避凶驅鬼?這或許已接近四、五千年前先民的原始崇拜的用途了。但「焚燒」,在宗教的最主要意義何在?大家都知道是在「化」,是把該項物品藉著火燒度化給祭祀的對象,也可說是為了連通祭祀的對象,如今的焚香禱告,燒金紙,燒庫銀,燒符不都仍是如此的用意?但仍然沒有清楚的說明,這玉琮究竟代表的是甚麼?

Wake認為,琮的身分可從一個字來說明,這字就是「祖」字。大家從下圖的「祖」字溯源就可知道,如今的「祖」字右側偏旁「且」就是我們探討的琮,是代表一節一節的琮。

未命名.jpg

Wake認為,在文化期的原始崇拜中,除了山川天地能保佑先民風調雨順、收穫豐盈之外,保佑先民諸事順利、出入平安、防祟鎮煞的就有勞祖先了,他們當時的概念就是「神祖」,當然只有「自己人」才是最可靠的。直到今天,東亞國家很多地方的祭祀崇拜的對象也是過去對地方有功的先民、大能、祖先。而琮代表的就是祖先。

相信在過去幾千上萬年的先人文化中,對神祖的祭祀應該早就形成典制了。只是在良渚文化時期,才因為農業昌盛,生產多有餘糧,發展了煉銅業,也形成社會高度分工,累積了長久的治玉工藝技術,才能有玉匠以玉石製作了代表神祖的玉琮。那麼,良渚文化沒有以玉石製作神祖前,祭拜的神祖又是何種形式?各位有沒有注意良渚多節的玉琮都有個特別現象,就是上端大,下端略小?各位有想到甚麼嗎?

Wake認為,沒用玉做神祖之前,是用竹子做的。為何玉琮是外方內圓?是因為當時太湖流域的竹子都是巨大的四方竹,橫截面就是外方內圓的形狀,這可從河姆渡文化出土眾多的建材是巨大四方竹得到印證。現今的竹子已經數千年的變形漸趨圓筒形,只剩在少數地方還有四方竹,像去台灣阿里山半路上的奮起湖還有少量遺存,但大小已經縮小。

中華文化是經過幾千上萬年的文化形成,或許良渚文化期以前,部族族長大巫祭祀祖,要先切下一段四方竹,看要祭祀事情的大小,再決定要祭祀幾代的祖宗。如果事情不大,就祭拜前一代的祖宗,那切下的竹段就雕刻一節神祖紋(現代說的獸面紋)。如果事情很大,那就要祭拜前七代、九代的祖宗,請越多的祖宗來保佑,自然力量越大,事情越能順利完成。所以,要祭拜越多代的祖宗也就要雕刻多節的神祖像。

為何要把原本長在根處較粗的竹段置於上方,將較細的向上長的竹端置於下方,讓雕刻出來的神祖像上大下小?

有兩個原因,一是越上端的神祖像是最古早的那一代祖宗,神力較大,要置於上端,個頭也會比較大,反之越近代的祖宗神力越小就刻在下面,長幼有序吧?二是幾代的神祖像雕刻完成,下緣就用刀斜斜一砍,就成了尖銳的尖端,往地上一插,就與埋在地下的祖宗們聯繫上了。這是還未用玉製作神祖像之前的情形,而這些竹子雕刻的神祖像經過數千年的陳腐,自然不可能還留存下來。說不定,在族長祭祀者往生後,這些竹子雕刻的神祖像也是要放在墓坑中焚燒,目的是讓歷代祖宗來接這位剛過逝的族長大巫。

而良渚時期,前面已提到各項條件成熟,且部族勢力已經龐大成為城邦,社會階級明確劃分,部族族長大巫儼然成為高級貴族,竹子雕刻的神祖像已經不足以代表族長大巫祖宗的高貴,玉製神祖像應運而生。只不過,仍然要依照竹子雕刻的神祖像規則雕刻,上面的最早一代祖宗要雕刻得最大,依次收小。祭祀時,選擇要幾代的祖宗保佑就用幾節的玉琮,將較細一些的竹子穿過玉琮的中間圓孔,仍然插在地上接地氣,族長大巫跪下向插在地面上代表神祖像的琮裡面的數代祖宗祈禱,這不就是wake上面畫的「祖」字嗎?

所以,wake認為「祖」字,在良渚文化之後的一段時間,或許也是動詞,是向祖宗祈禱祭祀的意思。至於代表祖宗的神祖像琮,或許當初良渚先民就是用這發聲來稱呼祖宗的?

還有一個坑沒填,大家知道是那個問題嗎?

是商周時期的中原地區國家還有少量製作玉琮,遵照周王室的禮制,反而玉琮發源地的吳、越與後繼地望的楚國,卻不再製作玉琮了呢?

因為,當地人知道,玉琮是祭祀祖宗儀式中神祖的象徵,根本不是祭地用的。而且,東周時已成熟發展出筆墨,能在竹簡、木片上書寫,祖宗的姓名或許也已用文字記載下來,書寫在木板上,那就是族譜、神祖牌了。祭祀祖宗、向神祖祈禱,幹甚麼那麼麻煩,還要雕刻神祖像?直接站在族譜神祖牌前祭祀就好了啊!還雕琢玉琮幹啥?

如果wake的推測是真的,所有的問題都有合理的解答了。

DSC05633.JPG

DSC05634.JPG

DSC05635.JPG

玉琮,在中國文化中曾擔任過極重要的功能,是大小部族都在使用的祭祀用器。但在周代將之轉為諸侯國祭地之用後,反而限縮了使用者與使用的機會。衰退、消失是必然的。好在,玉器恆久遠,仍然有為數眾多的玉琮流傳了下來,讓我們仍能在浩瀚古玉裡欣賞到玉琮精采的身影。

長*寬*高:3.83.81.3cm

31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