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5151.JPG

元明白玉報吉人物珮。和闐仔兒玉,沉手,留皮雕,玉理中間雜著粉狀的黑色礦物。前面留下一層紅黑色的皮色,圖的應該是紅色代表喜慶吉祥。本件雕琢一位穿著長衣,頭頂盤著圈髮辮,足登雲頭鞋。比較特別的是這位兩手上面捧抱著一隻雞,還很慎重的樣子,可能是取其諧音「報吉」。本件鑽有天地穿,孔內雖有錯層現象,但孔徑卻沒有明顯的粗細不一的情況。穿了繩,隨身佩帶,吉祥上身。

DSC05153.JPG

從孔洞開口處較大,孔內粗細卻差不多來看,鑽這天地穿用了兩種鑽具,一是實心的桯鑽,先在本器頭頂及腳底各鑽出一凹坑,然後再換用管鑽配上解玉沙,在上下兩個凹坑之間對鑽鑽出這天地穿來。

DSC05154.JPG

DSC05155.JPG

DSC05157.JPG

原本購藏本件時有些勉強,雕著一個人抱著一隻鳥?看起來算個甚麼事兒?後來想起閩南人婚俗中會送雞作大禮,取的是雞可因發音像「吉」,圖個吉祥,也可以用閩南語發音像「家」,圖的是男婚女嫁成家之意。這才意會過來,這人抱的是雞,不是鳥。

DSC05158.JPG

DSC05159.JPG

蒙古族有一種流行髮式,頭頂只在額上留一撮頭髮,其餘都剃光,頭後及兩側則留著頭髮且編成兩條辮子,兩隻耳朵之後各結一條,固定在腦後。而本件的這種頭頂結了一圈辮子的髮式,也屬流行髮式之一。髮式在蒙古語中被稱為「怯仇兒」,即是「髮辮」的意思,顯然元代的辮子是髮式的主要成分。

北方的蒙古族和滿族為何都是以結辮為主要髮型?

蒙古族及滿族人是草原民族,信奉的是天地鬼神的薩滿教,認為頭髮生於人體的頂部,與天最為接近,是人靈魂的所在,所以他們很看重長髮,頭髮是不能隨意切割的,所以梳髮結辮是整理頭髮的好方法。

另外,滿族人和蒙古族人的髮型都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都扎辮子,二是頭頂都是不留頭髮。遊牧民族行動皆是騎馬,編了辮子頭髮不會遮住眼睛,自然就紮上了辮子囉。為何頭頂不留頭髮?如果頭頂也留了頭髮,那髮辮要變成多粗?這麼粗的辮子不管怎麼弄,都很難帶帽子吧?

元人盤結起來的髮型很適合帶大帽或戰盔,馬兒跑起來的時候,盤起來的髮辮可以緩衝帽盔與頭頂的直接碰撞磨擦,也可以讓帽盔比較固定,不至於馬兒跑沒兩步,帽盔就歪斜脫落了。所以蒙族、滿族的辮子髮式,是有實用價值的。

DSC05160.JPG

本件雖然是仔兒玉,但絮狀玉理中較透明的結晶中,往往有些黑色的粉狀礦物質,似是金屬結晶,所以比重也比其他和闐仔兒玉來得重一點。這種玉質,只有在元朝被大量使用作成玉器,似乎元代的貴族不認為這些間雜在玉理中的金屬礦物質有礙美觀,其他朝代少見這種玉質作為珮飾的。所以,WAKE以髮式與玉質研判,本件可能是元代玉件。

DSC05161.JPG

DSC05162.JPG

DSC05163.JPG

元代也是個亂世,凡事圖個吉祥相信是一般人的最深的期望。

高*寬*厚:5.7*2.8*1.8cm

46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ke 的頭像
    wake

    千秋古玉 五百主人 幾世輪迴 璀璨依舊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