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漢白玉絞繩紋龍珮 (1).JPG

西漢白玉絞繩紋龍形珮。龍張嘴、睜眼、前視,龍身卷成圓圈滿飾絞繩紋,尾部與身體交錯後又於尾端卷回,此為戰國後期與西漢前、中期玉工處理「視覺張力」的標準手法,讓觀賞者眼光一直隨著線條、光影、身形迴轉,不停地游移,擴大了玉器的美好。白玉質,器表受鐵沁略呈鐵紅色,且部份已顯灰皮。本器亦應為珮飾或組珮中的重要部份。

 

西漢白玉絞繩紋龍珮 (2).JPG

西漢白玉絞繩紋龍珮 (3).JPG

龍鼻略翹,鼻翼卷雲紋,棗形眼,張口露齒,斧形下巴,角後卷,腮後浮凸與龍身區隔,為戰國至西漢前期龍的標準手法。

 

西漢白玉絞繩紋龍珮 (4).JPG

沁擾深處呈灰皮現象。

 

西漢白玉絞繩紋龍珮 (5).JPG

西漢白玉絞繩紋龍珮 (6).JPG

本器全身精琢「絞繩紋」,工法與前篇文章所言,是非常繁複的工序,本器的紋飾更長,要能曲線絞盤有序亦是高難度的作工。明、清「絞繩紋」作法,就類似本器尾端的作法,是向外浮凸的。另外,西漢前、中期禽鳥玉器的長羽紋,亦常用尾端向外突出的長條紋飾,不知是否就是與獸的絞繩紋作相對應的浮凸、凹陷、陰陽相對的用意?

 

西漢白玉絞繩紋龍珮 (7).JPG

西漢白玉絞繩紋龍珮 (8).JPG

西漢白玉絞繩紋龍珮 (9).JPG

灰皮部份強光下仍能透光,玉質潔白瑩潤質佳。本器的作工精湛,由其是通體的絞繩紋能琢磨得如此整齊工整,是難度甚高的作法,應是王室成員的隨身玉珮。

高*寬*厚:4.5*4.9*0.7CM

27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