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春秋雞骨白龍紋犀牛.jpg

春秋雞骨白虺龍紋犀牛。全器呈雞古白質變,僅少部份表面仍約略見原玉色,玉質可能為地方玉種,故沁擾質變得非常深,這種玉質似乎像是良渚古玉的玉質。犀牛頭略上抬,身軀肥短,反讓人覺得憨厚可愛。

 

春秋雞骨白龍紋犀牛 (1).jpg

身軀滿飾虺龍紋,紋飾飽滿,刻工精細。

 

春秋雞骨白龍紋犀牛 (3).jpg

頸部刻出皺折,令人仍可覺得其皮厚。中脊由二條脊線間刻二短陰線彎弧紋。

大家注意到中脊兩側的整組螭龍紋了嗎?鼻頭上捲,「ヘ」陰線為眼睛,眼後捲曲向後的是頭上的角,鼻頭下方向下延伸後捲曲的是龍涎或吐舌頭,眼睛下方的兩小段彎彎的曲線是龍鬚,龍鬚下方的是下巴,下巴後方的是龍頸,下巴左下方的是胸,胸左方的是腹,腹上方、角後方的是龍尾。如此,完整的交代了一組春秋標準螭龍紋。龍吐舌頭或龍涎是春秋時代較為常見的手法,可作為斷代的重要依據。戰國至漢代經常出現的垣雲紋、雲頭紋、三角雲紋,其來源幾乎都是從春秋的螭龍組紋分離出來的,大家可以從本件玉器得見。

 

春秋雞骨白龍紋犀牛 (2).jpg

春秋雞骨白龍紋犀牛 (14).JPG

春秋雞骨白龍紋犀牛 (15).JPG

正面的龍紋在玉器上極其少見,大家可覺得精彩?

 

春秋雞骨白龍紋犀牛 (10).JPG

春秋雞骨白龍紋犀牛 (8).JPG

春秋雞骨白龍紋犀牛 (13).JPG

玉質極像良渚古玉的角閃石質。

 

春秋雞骨白龍紋犀牛 (5).jpg

中脊兩側紋飾基本相同,中脊線側第一橫列紋飾為二組面向犀牛頭方向之吐舌虺龍紋,第二列為倒置之面相向吐舌虺龍紋,第三橫列則為正面虺龍紋。如此紋飾組合幾未見他例。本件為我們貢獻了春秋時代精雕細琢的螭龍組紋和正面的螭龍紋,難能可貴。

 

春秋雞骨白龍紋犀牛 (7).JPG

本件玉質是wake的懸念。這麼精緻的工藝,為何是雕琢在這種玉質上?wake覺得有一種可能,本件可能是春秋楚國的玉器。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主要地域在太湖周邊,在春秋時代是在吳國境內,近代出土的吳國製作玉器中就曾經發現了使用良渚古玉作為玉材的現象。一九八六年四月在太湖邊一個叫做「嚴山」的小土石山東面坡發現了吳王夫差即將被越王勾踐滅殺前一刻匆匆沖埋下的一些玉器和玉材,其中就有很多角閃石質的良渚玉器,有的已經被切割開整理過,明顯是作為玉材。由此可見,吳王夫差在逃命的過程中,還帶著這批玉材,他是多麼看重這些玉材啊!是否還把這批玉材當作未來復國的資源也不可知。越國滅掉了吳國,當然吳國原本的王室儲備玉材,也落入了越國手中。當楚國滅掉越國後,原本吳國的良渚古玉玉材自然又轉入了楚國手中。所以,本件玉器的玉材可能就是如此輾轉發生的。各位格有認同嗎?

長*寬*高:8.0*3.9*5.0cm

168g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ke 的頭像
wake

千秋古玉 五百主人 幾世輪迴 璀璨依舊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