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白仔玉螭紋鎮.JPG

元白仔兒玉螭紋小紙鎮。本器除上一面琢一盤轉之螭紋外,其餘五面均光素無紋。本器玉質佳,略帶些微青色,上手頗沉,應是仔兒玉質。兩端沁紅,螭頭端沁得較重,可能是人工燻染,希增加古韻。

 

元青白仔玉螭紋鎮 (1).JPG

螭頭較扁,鼻頭、額頭、耳朵等與身體其他部位均在一高度上,作工粗獷。以陰線兩刀琢出眼睛,筒型耳,長鬃後披。四肢右前左後,令身軀呈較大幅度之扭曲。長尾分歧,呈卷雲狀。

 

元青白仔玉螭紋鎮 (2).JPG

元青白仔玉螭紋鎮 (5).JPG

元青白仔玉螭紋鎮 (6).JPG

元青白仔玉螭紋鎮 (7).JPG

元青白仔玉螭紋鎮 (3).JPG

元青白仔玉螭紋鎮 (4).JPG

元代玉器一般玉質均佳,但帝王用器尚無可靠出土器可資比對,故不知精緻到什麼程度。而其他民間玉器則因經歷了遼金前代的影響,較以粗獷手法表現。但螭、鳳等神獸,則較承襲宋的雲氣流轉圍繞之手法。

 

元青白仔玉螭紋鎮 (8).JPG

元青白仔玉螭紋鎮 (9).JPG

元青白仔玉螭紋鎮 (10).JPG

玉質白潤,過去寫書法時,就是拿此器鎮紙,雖然雕工不怎麼樣,但全器仍有其時代味道。大家可看到玉質中燉蘿蔔紋的玉理結晶。

長*寬*厚:7.3*1.7*2.0CM

78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