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青黃玉大雁珮 (1).JPG

戰國青黃玉大雁珮,和闐青黃玉質,雙眼圓凸,粗眉紋,張口鳴叫狀,頭略向左偏。肩以大卷渦紋示為大關節,翅羽以遞層漸減手法表現,翅端略張。背部以陰線琢羽紋。尾翼與翅相反,外側羽紋漸次覆蓋內側羽紋。此器似為玉器孤例,未見有第二隻出現。

 

戰國青黃玉大雁珮 (2).JPG

精緻雕琢的眉紋。

 

戰國青黃玉大雁珮 (3).JPG

翅羽、尾羽皆以漸層台階的手法雕琢 ,向光時增加光影流動的效果,更顯璀璨。

 

戰國青黃玉大雁珮 (5).JPG

戰國青黃玉大雁珮 (4).JPG

本器多處受鐵沁,但因玉質堅韌極佳,僅影響表面。

 

戰國青黃玉大雁珮 (6).JPG

頭向左側。

 

戰國青黃玉大雁珮 (8).JPG

頸下一橫穿,可作佩繫。雙足緊收,如飛揚狀。胸腹部以陰線人字紋表細羽紋。

 

戰國青黃玉大雁珮 (7).JPG

戰國青黃玉大雁珮 (10).JPG

戰國青黃玉大雁珮.JPG

本器為玉器孤件,但眼尖的格友大概已發現,戰國時代中山國諸侯王墓(1977年河北省平山縣中山國1號墓),曾出土一組青銅製的鳥柱盤。立於盤中的鳥,除其立於柱頂外,型紋幾乎完全相同。「據考證」,該青銅鳥因為雙腳緊抓著兩條蛇的頭部,應為古代傳說的鴆,其依據為,晉,郭璞注「鴆大如鵰,紫綠色,長頸赤喙,食蝮蛇頭,雄名運日,雌名陰諧。」如此描述,還是無法確定此器之鳥即為羽毛炫麗卻含劇毒的「鴆」,故暫以大雁名之。

長*寬*厚:6.7*3.6*2.1cm

31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