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青黃玉出廓鳳變形籠紋璧.JPG

戰國青黃玉出廓鳳變形龍紋璧。青黃玉質,器表上半部多所質變白化。本玉器主體為璧,上琢龍紋,最外側與內側分別琢有平面邊廓紋與長長細陰線擰成的絞絲紋,兩面紋飾相同。璧上端外緣琢一冠形繫孔,可見此為珮飾或組珮最上面的一個璧。璧兩側外緣分別鏤雕一隻面向外的鳳。

 

戰國青黃玉出廓鳳變形籠紋璧 (5).JPG

上緣冠形繫孔的形狀,在良渚古玉上多見。

玉璧上的龍紋已經往解體抽象化演進,一面有六組龍紋,龍頭的重要部位標示如下圖。此珮龍紋仍琢出舌頭與龍涎,wake的認知,雕琢龍舌或龍涎的龍紋,比較多在春秋後期出現。

 

未命名-1.jpg

此璧的龍紋方正且平緩,但觀賞時卻覺得層層疊疊,非常立體,與春秋浮凸、圓轉的龍紋和之後歷代的龍紋均不相同,讓觀者產生靜穆、大器的感覺。若要比較,此種龍紋和1976年河南省淅川縣下寺2號墓出土,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的兩件玉璧(如下圖)和兩件玉簪帽飾的龍紋風格近似。此外,江蘇省吳縣嚴山出土的窖藏玉器中,也有數件玉器的紋飾手法與本件玉器相近似。

 

2017-03-10_195944.jpg

戰國青黃玉出廓鳳變形籠紋璧 (1).JPG

璧出廓兩側鏤雕鳳的形式,在戰國及漢代均有出土,型態也各具當代特色,但璧面上雕琢的均是穀紋(或稱雲氣紋)。

 

戰國青黃玉出廓鳳變形籠紋璧 (3).JPG

鳳頸項上的仙花紋透露了此璧的出身,是楚國的玉器上常出現的紋飾。鳳的雙爪一者向前抬高,呈示威狀,一者向下、向後抓著玉璧。鳳眼圓睜,怒目瞪視前方,嘴喙緊閉,冠羽後掠上揚,擺出一幅見到仇人要除之而後快的樣貌。此處鳳鳥眼睛周邊的眼眶略為浮凸,旁邊再以減地手法磨平,而且鳳的圓眼出現了眼角紋,這些為戰國中期以後才出現的手法。鳳翅自肩部向後卷曲。

 

戰國青黃玉出廓鳳變形籠紋璧 (2).JPG

戰國青黃玉出廓鳳變形籠紋璧 (4).JPG

戰國青黃玉出廓鳳變形籠紋璧 (6).JPG

戰國青黃玉出廓鳳變形籠紋璧 (10).JPG

此璧絞絲紋的長長陰線,似乎並非砣具慢慢切碾出來的。用放大鏡觀察,未見到一淺一深連續切出來的陰線,反而覺得可能是用硬度極高的金屬刀作刮刀,用同樣大小的圓型尺規作規範,然後用刀抵著圓尺施力刮出長長的陰紋。

 

戰國青黃玉出廓鳳變形籠紋璧 (12).JPG

戰國青黃玉出廓鳳變形籠紋璧 (7).JPG

本件玉璧製作精美,令觀者覺得靜穆規律之外,隱隱透著些霸氣,倒滿符合戰國楚國的國風。

寬*高*厚:10.8*7.3*0.6CM

璧外徑*內徑:6.5*1.9CM

63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