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周龍祖珮 (1).JPG

西周後期青玉龍祖珮。和闐青玉略帶黃色,玉質溫潤亮澤較透,平直的一側已成失透狀,因無明顯的台階現象,應是石質較重的玉皮。本器作工精細,打磨非常細膩,斜坡紋的轉折處往往會留下砣具切輾的痕跡,此珮的師傅用高超的打磨功夫,幾乎均將之磨平磨光,故光線映上本珮時,紋飾即非常明顯突出。本珮紋飾雕琢完成後,在正中央用桯鑽打了個喇叭洞,這也洩漏了此玉珮的功用。兩面紋飾一致,琢有二組龍頭和一組人頭。

 

西周龍祖珮 (2).JPG

本珮的左下緣琢有一隻嘴向下的龍頭,右上緣琢有一隻嘴向下的龍頭,珮的右下緣琢有一個面向左的人頭。

別看這小小的一塊玉珮,此珮的紋飾提供給我們有不少的訊息。

兩隻龍頭,一橢圓眼,一略為變形的臣字眼,但均在額頭上琢出尖稜,此額頭冒出尖稜的風格,自西周中期的召穆時期即已出現,一直延續到春秋早期。

長長尾巴的「豆號」紋,是自西周早期即開始出現,主要是用在「羽紋」上,羽枝頭(就是羽毛的羽枝長在毛囊裡的部位)一般琢成「逗號」的圓頭,其他的部位一直到羽毛尖,到西周中期開始簡化成長長的老鼠尾,也就成為西周中期到春秋早期常用的「逗號」紋了。

既然龍頭額頭出尖稜和逗號紋均是從西周中期到春秋早期的紋飾,為何wake將本珮斷為西周後期呢?

西周中、後期流行把主要紋飾旁邊削成小斜坡的手法,條狀紋兩側均會削成斜坡,以浮凸主要紋飾成假陽紋,逗號頭或眼睛那樣的圓圈,則在圓圈外琢出一圈斜坡。可這手法有個規矩,線條內凹部位的斜坡較陡、較窄,線條轉折外凸的那一邊的斜坡則較平緩、較寬。作法是用同樣的砣具,在紋飾線條兩側均琢一溝槽,再在外凸的那一側部位,加工向外琢磨出較大的緩坡。因為一般人觀賞片狀玉器的時候,會將自己身體轉向光源,此時光線映在玉器上,線條的兩側都會出現一樣寬的光影,主要紋飾線條就凸顯了,而圓形逗號頭這種圓形紋飾的下緣,則會出現較寬的光影,使直線條形紋飾和圓弧外凸的紋飾,產生寬窄不一的光影反射,讓觀賞者看上去不會覺得過於單調、乏味。雖然春秋前期仍有此種主要紋飾兩側琢溝槽,以浮凸出主要紋飾的作法,但幾乎只有圓圈紋飾的圈外琢出寬斜坡,一般線條兩側圓凸的那一側,已不大使用大斜坡了。

還有,出土的春秋早期玉器,玉質較為乾、粗,打磨的功夫也較不夠,可能是周王室受西戎的騷擾,從西部遷至中原,避了戰亂,也絕了和闐玉的供貨,因此春秋早期可能不得已用了些地方玉種,玉師傅整理玉原石時發現玉質不怎麼樣,也就意興闌珊,雕琢自然不會太上心。所以,整體的玉雕品質在春秋早期是略有下降的現象。

此外,兩隻龍的眼睛,其中一隻是臣字眼,而春秋早期的龍已經都是圓眼或橢圓眼。

最後是那人頭紋,此紋是僅出現在西周,春秋已不再使用。不知為啥,大陸專家說此紋飾是龍頭紋,可wake認為那頭後側的雲頭紋應該是耳朵(人像雲頭耳一直沿用到漢代),龍頭跟人頭可是差異很大的。此種人頭紋原本出在西周早、中期,尤其在召、穆時期,大量出現此人頭紋,wake認為此人頭紋應是部族的祖先紋飾,隨身配戴是希望受祖靈保佑吧?就像現代很多人戴佛像、菩薩玉雕是一樣的道理。但西周早、中期的人頭紋上琢有梳理整齊、長長的頭髮(龍似乎沒必要長那麼長的頭髮吧?),手臂、腿腳上必定琢有羽紋,可到了西周後期,國勢漸衰,不講究了,祖靈像簡化成了光頭。

所以wake斷為西周後期。

 

西周龍祖珮 (3).JPG

是不是很讓人奇怪,作得這麼精致的玉珮為何要在正中央打個洞?

西周中期以後,貴族流行珮戴組玉珮,亦即將珩、璜、珠、觹、繫璧…等各式各樣的片狀玉器,用絲線撚成的細繩串連起來,前胸後背掛滿長長的兩串玉珮,以彰顯身價,當然也有人說這是君子自重,用長長的玉珮節約配戴人的行動。如果貴族的身價實在太好了,珮掛的玉器大概從鎖骨開始,掛到胸前、腹部,然後一路垂到小腿前,大家可想而知,這組玉珮必定頗有份量,如果直接掛在脖子上,沒多久貴族大概頸部就快被絲繩割斷了。但是如果在絲繩最上緣加上這塊玉珮,讓它用平面貼著頸後,加大原本組玉珮重量由絲繩作用在頸部上的面積,也就分散掉絲繩緊勒著皮肉的壓力了。

此種中間打孔洞的片狀玉珮,似乎僅流行在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可春秋中期至戰國仍有貴族配戴成串的組玉珮的,為何就不再使用這種中間打孔洞的玉珮了?wake猜測,由一塊五、六公分見方的玉珮來承受整副組玉珮的重量,仍然讓配戴的貴族覺得吃力,如果改變組玉珮的編排形式,能否更能分散組玉珮的重量呢?比如說,如果身體前、後均穿配組玉珮,前面在鎖骨前、背後在「大椎穴」附近,各珮上一件玉璜,前後玉璜間用兩條二十公分的絲繩穿上瑪瑙珠或玉珠連繫起來,分陳左右,如此就形成了一個圍著頭頸的固定圈套,前、後玉璜再向下發展其他的配飾,如此既可大量分散重量,且可收前後平衡之效,又可增加背後的玉飾數量,更顯高貴華麗(以當時的社會審美觀來說),如此自然用不到本件玉珮來分散重量了。

 

西周龍祖珮 (4).JPG

年代久遠,仍然光亮鑒人。兩道光影之間夾著主體紋飾,很是清晰明顯吧?

 

西周龍祖珮 (5).JPG

西周龍祖珮 (6).JPG

西周龍祖珮 (7).JPG

西周龍祖珮 (8).JPG

這玉珮最讓wake奇怪的是珮的下緣雕琢出略為出廓的分岔燕尾,卻未見燕鳥其他的部位。是故意隱諱不彰?蓄意隱藏此珮有燕的元素?還是那是代表鳳鳥的尾翼?可鳳在哪裡?是那光頭嗎?

 

西周龍祖珮 (9).JPG

西周龍祖珮 (11).JPG

此珮雖小,但承載著很多西周的玉雕訊息,值得好好研究。而且此種中間打孔洞的玉珮,一般都是王侯貴族在最重要的場合穿代的組玉珮中的一件,玉質和工藝絕對都是上乘之選。

長*寬*高:6.0*4.7*0.3cm

28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