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0029.JPG

昨天台北清晨寒涼,但天氣情朗,遂和好友相約爬大屯山。

行到二子坪時只見涼亭的溫度計顯示只有4度,心想等會兒爬上大屯山頂那會是多冷啊?風又大。

 

DSC_0001.JPG

著走著就上到了大屯坪。

還好,風不大。

只有滿滿的芒草搖曳。

 

DSC_0003.JPG

從大屯坪進了登主峰的山路約三百公尺,三座山峰已經橫在腳下。

右邊是面天山、向天山,中間的是大屯山西峰,左邊的是大屯山南峰,中間都有山徑互通。

但大屯山西、南峰,已是我的拒絕往來峰,四年前一次攀登,在一處需攀繩下降約80度的驚險山道上,滑了一跤,幸好右手緊緊拽著繩索,整個人幾乎懸空卻沒摔下去,可是右肩嚴重扭傷,雖復健半年,後來仍然部分粘連。

所以,現在看看就好啦!

 

DSC_0015.JPG

完最後兩百公尺直上的階梯,站在主峰的看台上,大屯西峰、南峰就更低了。

好,風不大,爬上來身體熱呼呼的,不覺得太冷。

右邊的是西峰。

西峰上緣有個黑黑剪影似的小山就是八里的觀音山。

左側的南峰上面看過去的就是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會口,中間夾著的是社子島。

 

DSC_0019.JPG

左側中間較低矮的是陽明山,上面有文化大學。

山下就是士林、石牌等地。

更遠的是大同區、萬華區,淡水河的另一邊是三重、板橋。

可今天雖然晴朗有風,但PM2.5滿重的,要穿透霧霾遠眺是不可能的事。

 

DSC_0030.JPG

草隨風舞動,忽拔忽偃。

大屯南峰遠樹疏林,蒼蒼茫茫間大河淌過平原……。

立時讓我想起自己收藏的一塊玉牌,等下與眾格友分享。

 

DSC_0022.JPG

西又見到左邊的大屯西峰和中間的面天山。

面天山頂上有明顯的人工建物,是兩面電訊波反射板,也讓面天山非常好認。

右邊的山下是淡水新市鎮,已經看不大清楚。

拜霧霾之賜,平日天晴輕易可見的台灣海峽,完全與天色溶在一塊,分不清楚了。

其實,wake認為,天氣好沒霧霾的秋天下午,大屯山頂是欣賞落日絕佳的地方。可以看到整大片閃閃的金光倒映在台灣海峽上。

明年夏天、秋天,眾格友不妨親臨山頂看看,wake說的是否實在。

不想爬山的也可以從二子坪停車場入口右側的登山車道開車上山,看了海峽夕陽,也可以欣賞台北夜景。

 

以下就分享山頂想到的「旅夜書懷」玉牌。

 

 

 

 

DSC05103.JPG

代青白仔兒玉旅夜書懷牌。和闐青白色仔兒玉,沉手。玉牌一面雕琢的是一老翁和一小童,在月下的水邊沙渚上談天說地,好不閒逸快活。另一面雕琢了「詩聖」杜甫的著名詩篇「旅夜書懷」的前半段傳世千古的詩句。表面上這是一方放逸生活、縱情山水,意境美好的玉牌,在清初文字獄的陰影下,其實這方玉牌是隱藏著另一種寓意的。

 

DSC05105.JPG

一面,「旅夜書懷」的前半部:「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用的是行楷款。

 

DSC05111.JPG

DSC05113.JPG

清代早中期的牌頭、牌底,紋飾多樣,主要是龍紋、雲氣紋的轉折曲繞的變化。但其作工會較為講究,如本件牌頭繫孔上方的雲頭,好像是用高硬度的鑌鐵刀剜削出斜坡,讓雲頭浮凸出來,使那組雲紋更為靈現生動。

 

2018-01-13_125808.jpg

放大圖片可看出來,斜坡仍然是用砣具慢慢切琢出來的,只是打磨得很細。孔洞周遭有些殘傷,可能是原主用金屬釘鉚繫孔,再穿繩配戴所致。

 

DSC05112.JPG

面上右側的小童隔著木橋站在另一塊湖石上,指著雲中月似是向左側老翁詢問著甚麼。而左側老翁則是盤坐在石頭上,舉著雙手似乎也在說明著甚麼。大概簡單表意著老翁閒逸無事,高興地與童子談天說地吧?

 

DSC05118.JPG

般這種典故玉牌,wake會先看字體,雕琢的字體若能展現書法的美感,必定是高手所琢製。而字體中能雕琢得筆意流暢,尤其行書、草書、楷書若能在如此堅硬、面積這麼小的玉上,把書法中提、點、撇、捺交代得清清楚楚,是非常艱難的活兒。不是說篆體的雕琢簡單,而是在玉器上所用的一般是印篆,其筆畫衝折較直,寬細較為一致,砣具琢製、打磨比較能精準掌握。

玉牌的字體如果能顯現書道之美,再看前面的畫面意境是否能與另一面的文字配合,畫面的主體是否生動到位?這是wake看玉牌的順序吧?

而本件玉牌字體結體平穩勻稱,略為右升,楷書中稍帶行書的寬放揮灑,在優美的姿態之中,展現內斂的意韻,整體有古雅閑逸的氣質。

原本,wake初接觸本件玉牌時,覺得圖文似乎聯繫不起來,懷疑是否玉師傅覺得這四句詩文遼闊的畫境,在這三、四公分見方的玉面上難以施作,遂即隨意雕琢了一幅不相關的畫面出來湊合。

之後,仔細欣賞了杜甫整首詩文,才忽然發現,這圖畫是在描繪「旅夜書懷」這部詩的後半部。

杜拾遺生命最後的六年,抑鬱不得志,貧病交織,只得委身棚船,四處漂泊,某日停船在水泊岸邊,心有所感,做出這首深撼人心、流傳千古的名作。只不過,玉師傅稍稍美化了這漂泊困頓生活的面貌,加了些老少傳承的意境進去罷了。

我們就來欣賞詩聖杜甫這「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詩前半部的四句說的是寫詩當時眼見的景致。頭兩句描寫眼前的近景,岸邊高高細細的芒草在夜風中擺盪,立著桅桿的小船孤獨地停泊在江邊。這兩句間接點出杜甫晚年浪游漂泊的孤清處境。

第三、四句寫遠景,也是千年來文人墨客傳誦的名句。說天上滿天的星斗,說拓延千里的廣漠平原,還有那映著月光星輝閃閃,洶湧東流的長江。這兩句寫得雄渾遠闊,卻又枯寂聊賴的境界。前四句反襯了杜甫在大江大水中的孤獨,景中見情。

詩的後半部筆意急轉,直抒抑鬱的情懷。第五、六句寫出自己的憤慲與無奈,說自己一心抱負卻不得志,卻又因文筆而揚名,顯然此名望非其所願。而投效政途卻遭數度貶抑,最終只落得貧病交迫,雄才無處發揮,湮滅在茫茫山水間。

第七、八句描述杜甫揣著失意四處漂泊,有如天地間順風逐魚、無目的無根的沙鷗。末二句是觸景生情,又以景自況,比喻老年風華已去的慨歎。

「旅夜書懷」能傳頌千年不息,除了杜甫遠近深淺的景色精煉鋪陳打動人心,以及以景抒情,卻又交待了含而不露的慨歎之外,這部詩也反映出杜甫一生空有滿腹抱負卻不得志,是因為當時環境是政治不彰,上位者只顧權、利交征,而不理民膜,更不會啟用賢能治世。這種令能人志士扼腕憤慨的政治環境,在之後的歷朝歷代還少了嗎?所以,當文人雅士每每誦讀此詩,只能一再地感同身受,徒呼負負了。

 

DSC05116.JPG

DSC05115.JPG

本件玉牌的玉質佳,琢製精美,應是清代中期的文人藏玉,且看玉牌有頗多盤摩痕跡,應是歷代傳承均寶愛有加,時常配戴把玩之故。

收藏典故玉牌,能一層層地撥開歷史典故中的情境,鑑古知今,似乎也活在那歷史的長河中了。

長*寬*高:5.1*3.5*0.9cm

56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