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4948.JPG

文化期青黃玉神祖立像。地方玉種,青黃玉,冠上有些許黑色黏附斑點,下身雙足受褐色沁。本件玉人頭上戴盤形冠帽,五官僅琢出大致輪廓,耳戴圓圈形耳飾,雙手環抱腹前,挺立前望,貌似在進行儀式。身體未雕琢紋飾,無法判斷是否著衣。下身較短,兩腿長度僅為身體的五分之一。全身打磨精細,光亮柔潤,或許為包漿。頸部左右對穿,又自頭頂鑽一繫孔與頸部左右對穿孔相通。

DSC04949.JPG

DSC04950.JPG

高古玉人時有見到在頸部左右對穿孔洞,有時是在頸後或背後做牛鼻穿,可能均是為了配掛在胸前,希望這神祖或巫覡的玉像能面向前方,為佩帶的人破除前方的邪祟,保佑平安吧?

DSC04951.JPG

DSC04946.JPG

2017-11-15_134151.jpg

面容琢出大鼻頭,眉骨較突出,微凸的雙眼,但無切琢出眼睛的紋飾,細細的一條陰線代表緊閉的嘴巴。

DSC04953.JPG

黑色的物質附著在盤帽上與孔洞中,無法刮除,似已與玉器表面充分黏結,或許為獸皮切成細條作為穿繩,幾千年質變後成為黑色的附著物。

DSC04954.JPG

沁色是從釁裂紋或表面刮損的細紋中沁入的,可能為氧化鐵的鐵質沁入。

山西省的下川遺址(距今約16000~23000年以前)即已發現祭祀坑或墓葬中已經舖灑氧化鐵作為祭禮的行為,或許是為了避邪驅祟。這種行為一直延續到商周、漢代,都持續使用硃砂舖灑祭祀坑和墓室內。

之前,有些古玉愛好者一直有個疑問,中國使用鐵器不是在戰國時代才開始的嗎?為何這些更早的文化期玉器也會有鐵沁?使用紅色礦物粉末作為祭祀之儀禮,應該就是答案,而且還是早在一萬六千年以前的中土先人就開始用硃砂了。

DSC04955.JPG

漢代以前的玉人,不論是立姿或跪坐姿(跽坐),只要是姿態莊嚴、恭謹,wake都認為是神祖或巫覡的可能性最大,相關的論述已在前面幾篇玉人的文章中提過,不再贅述。

此件玉人很小,似岫岩玉質,整體玉器邊稜緩和,較少陰線以加強視覺感應,可細部工藝非常精緻,有若紅山文化風格。而盤形帽、大圓圈形耳飾,似可與龍山文化、石家河文化的神人聯繫起來。而神態恭謹,抱手於腹前,似在祈神或祭祀,此韻味又似乎延續到戰漢。故暫以文化期來定其年代,待參酌其他出土物,再予補正。

高*寬*厚:4.31.51.1cm

15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玉器 雕琢 黃玉 神祖
    全站熱搜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