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JPG

清乾隆白玉歲歲平安牌。和闐白仔兒玉,或是山流水,玉質溫潤,下緣有釁裂紋,老殘。排頭雕琢正面龍頭,畫面雕琢「歲歲平安」圖,畫框外周邊飾以兩條龍紋。另一面詩文面,中間以印篆文體琢出「滄海月明珠田日明玉生有」的十一字詩文,落款「子岡」,這一面的排頭與周邊紋飾與另一面完全一致。排頭龍頭上穿一繫孔,為清代乾隆朝中期的仕人隨身玉牌。

002.JPG

003.JPG

清代乾隆朝喜用正面龍頭,雖非乾隆朝新創的紋飾表現手法,但乾隆朝的正面龍首讓人覺得稍具老氣,且在瓷器、玉器上較常使用。

此外,乾隆朝的前中期,很常使用渦卷紋來做玉器的裝飾紋飾。大家覺得這渦卷紋常在那朝代的玉器上出現?對!就是西漢的神獸、動物的大關節處。但乾隆朝的渦卷紋應該是作為雲氣之用。

004.JPG

畫面雕琢稻穗(本件似乎雕琢的是粟米穗)下有一對位置差不多平高的鵪鶉,取其諧音為「歲歲平安」之吉祥寓意。此畫面在明代時期就已出現,傳至清代,又多了祥雲、蝙蝠等元素,為了吉祥、福祿可說是煞費苦心了,可也反映出當時的朝政並非清明,百姓亦無法安居,不論官仕農樵,恐怕都在膽顫心驚地過日子吧?

005.JPG

006.JPG

印篆文體「滄海月明珠田日明玉生有」的十一字詩文,取材自唐代詩人李商隱《錦瑟》這詩中的第五、六句,「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二句,且略作增刪變體。

007.JPG

下緣的釁列紋為老殘,略有崩損。

008.JPG

009.JPG

畫面由側面映光觀之,線條柔順自然,鵪鶉活潑互動,使畫面生氣盎然。仔細觀察,紋飾的周邊均打磨平整,看不到毛邊,可見製作本件的玉師傅絕對是位高手。

010.JPG

初見本件詩文面這面這十一字時,還真蒙了一段時間,總覺得這文詞似乎見過,可就沒辦法想起是出自何處?直到某天見到詩文時,才發現是李大詩人千年傳誦的巨作《錦瑟》中的兩句。全詩文如下:

《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文意是「這雕繪精美的瑟為何要有五十根弦啊?可就是撩撥琴弦時,這一弦一柱的音韻都使我憶起了青春年華。回憶恍惚之間,覺得自己猶如莊子清晨時夢見自己化成了蝴蝶,翩翩起舞,飛越大地。醒來之後卻不知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又像是遠古的君王望帝,犯錯而被驅離自己的國家,滿懷悲恨、抑鬱而終,死後化為杜鵑鳥,年年在春天啼叫,訴說牠思鄉卻無法歸去的心情。蒼茫的大海啊,明月映照之下是如此湛藍平靜,可誰又知道海中瑩潤的珍珠,卻像是我哀戚的眼淚。往事如煙,當我以為又回到往昔時卻又消失不見,就像深入蘊育美玉的藍田山,太陽照在玉石上,煙靄瀰漫,反而尋不著寶玉何所在了。這些往日情懷當我老去時尚可追憶,可在青春年華的當時,卻使人惆悵、迷惘而無能作為。」

多美的一首詩啊?好像是李商隱在感嘆著自己年華已逝,徒呼負負。可是,怎麼跟前面「歲歲平安」的畫意不大搭嘎?這又讓wake想了好久。

照理說,明清流行的這種精美玉牌,是非常講究詩文畫意的配合的,不可能出現意境差距這麼大的情況。看這玉牌的選料、做工,並非粗製濫造之物,那這圖文之間必然是有其聯繫的。

深思則通,可能是玉牌的主人在遲暮之年,想起了自己汲汲營營的一生,年輕時的視野不足,見識短淺,磕磕碰碰地到老也略有所成,但總是落下了一些恩怨情仇,只期待老天爺保佑,能平安度過餘生。

本件原主可能是藉唐代大詩人李商隱的詩詞,代入己意,祈求餘生平安吧?尤其原主將《錦瑟》的詩詞改成「滄海月明珠,田日明玉生有」,原本前句「有淚」的傷感被拿掉了。後句「藍田日暖玉生煙」中的「日暖」改成了「日明」,顯然是暗讚當朝天子聖明有道;而「玉生煙」被改成「玉生有」,這意思就更明確了,原本如煙霧飄緲的虛幻,卻被改成獲得了美玉般的功名利祿?這麼一說,是不是這十一字就不是那麼難懂了?

011.JPG

012.JPG

本件雕琢精美,文意雖不能如李大詩人的詞藻華麗、含義深邈,可也顯現了原主的巧思,這玉牌也就沒那麼俗氣了。

長*寬*高:4.33.20.8cm

31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