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5497.JPG

西漢青玉神獸紋小酒樽。和闐青玉,入土時間久遠,大部分器表已成灰皮狀態,但器表卻有一層玻璃光。小酒樽口沿略厚,器唇繞著口沿一圈,形狀與匜的注水部位相似,這是戰漢時期注水器口沿的主流型式。器頸較高,前端雕琢一組變形的饕餮紋,左右個雕琢一螭龍紋。器腹雕琢一組朱雀紋,但欠缺朱雀的頭頸部。器足也略高,雕琢五組盾形紋飾。器後緣則雕琢一簡單龍紋,作為把手。可能為王室、貴族宴飲時,置於案几上的注酒器。

DSC05498.JPG

本件的灰皮現象約已佔了八成以上的器表面積,照理說器表應該不大能反光才對。可能是入土時有絲綢包覆,二千年的時間將絲綢分解為較原始的蛋白質型態,再鈣化後附著在器表,就成了高古玉器的玻璃光。

DSC05499.JPG

DSC05500.JPG

DSC05501.JPG

饕餮紋在中華文化的長河中,淵遠流長,它代表著先民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也代表著兩三千年前中華先民們對命運不可測的認知。時至今日,大家大概只記得饕餮是嘴大吃四方的神獸。

DSC05504.JPG

器腹的紋飾,均是使用陰線表現了朱雀的胸羽、翅膀、尾羽,以及足部。既然沒頭部,為何是朱雀?那只能說是戰國後期與西漢前中期,帝王家就喜歡這朱雀紋飾,大家都記得,西漢前期有不少的酒器玉卮出土,如下二張圖,玉卮正面的主要紋飾就是朱雀。本器亦可能是酒器,當然如此推測。

2019-09-29_191812.jpg

朱雀踏虎銜環玉卮(見圖),漢代的玉雕珍品, 1997年巢湖北山頭漢墓出土,現收藏於安徽省巢湖市博物館。

2019-09-29_191851.jpg

DSC05505.jpg

放大五倍看,陰線是一小段一小段接續輾琢而成的。打光角度偏移後,沒有反光,可清楚看到玉質脫水之後的玉理結晶現象。

DSC05506.JPG

大家認為這圈足上的五組盾形紋飾是甚麼紋飾?

這是兩枚相對並排的羽紋組成的盾形紋飾,羽紋是商周時期非常重要的紋飾,在青銅器和玉器上是主要紋飾。羽毛代表天上飛的鳥,鳥能在天上飛,就離天上的神明近些,也被先民視為神明的使者。鳥身上的羽毛也就被付託有通神的意義,當祭祀的重器擺在神案上,靠著青銅器、玉器上的羽紋,先民們的祈禱就可傳給天上的神明了。

DSC05507.JPG

螭龍的頭頂長著分岔的角,斧狀的下巴雕琢出清晰的獠牙,這是西漢前期的講究。

DSC05508.JPG

作為把手用途的龍,鼻樑雖然與額頭好像是同一平面,但長長的吻部卻與額頭低了一層,眼部就是兩層的落差。這種圓眼向前瞪,但較為垂直的眼睛,是西漢的手法,之後玉器上的龍,吻部與額頭的落差越來越齊平,到了元代時幾乎是同一平面了,那時的龍大概姿態都不高,很多是趴在地上的,龍眼幾乎都是向上看,而不是向前看。如果格友還是不知道wake在說甚麼,那就看看德國狼犬與短腿的臘腸犬,牠們所習慣的視野差異吧。

DSC05509.JPG

DSC05509-1.JPG

圈足內側有明顯的絲條狀褐色紋路,手指觸摸非常光滑,顯然不是打磨的痕跡。那麼,就是當時入土時包覆著絲綢,質變後附著在玉器上的痕跡了。

DSC05510.JPG

本器較小,不像西漢前期玉卮那般的精美、華麗、多層次、多視角、堆疊了好幾隻神獸,但本器仍然忠實地展現西漢前期的時代風格,是西漢前期精美的注酒器。

高*寬*厚:9.55.28.6cm

155g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ke 的頭像
wake

千秋古玉 五百主人 幾世輪迴 璀璨依舊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