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5364.JPG

東周青玉巫女立像。和闐青玉,全器表面均有明顯沁蝕風化情況,照器表風化較重之處均仍沾染了硃砂來判斷,本件入土時應是被較具侵蝕性的硃砂包裹的。巫女棗形眼,蒜頭鼻,張口似在祈神或在謳歌,頭髮梳理整齊,且結高髮髻,耳朵穿孔。著V字形領的裙裝,雙手拇指與食指圈起成圓圈,可能為祭神的手勢,雙手手腕上佩戴著絞繩紋的手環,雙膝略曲,跣足。照紋飾判斷為東周楚國的巫女祭神像。

DSC05365.JPG

楚國的巫女在國家社會的地位是相當崇高的,大事如國家出兵打仗、祭祀通神,小事如貴族出門行止、方位,均要事先透過巫俔求神問卜。巫俔說好,國君貴族才敢行動,且一定會按照神靈指示行事。巫女是能通神靈的人,也被視為神靈的使者,地位能不高嗎?

商代周朝的人物玉俑,有相當比例式雕刻的是巫俔,應該是國主貴族把他們視為神靈使者,希望能隨身攜帶,一方面可直接作為庇佑之用,二方面可能外出時遇到難關或行動無法下決定時,對巫俔像祈拜,希望得到神靈的指示吧?

DSC05366.JPG

DSC05367.JPG

後腦袋可看到巫女的頭髮梳得整齊有型、乾淨俐落,與一般仕女的髮式不大一樣。玉師傅願意花工夫把巫女的頭髮忠實地雕琢出來,這巫女的髮式或許有特殊的意義。

DSC05368.JPG

衣領略高,與一般衣領是貼這身體有明顯不同,這是玉師傅耗了不少工夫才能琢製出來的,可能是為了突顯這巫女穿的衣服是很緻密的質料。這似乎也呼應了裙擺外張,顯然巫女衣服的質料硬度與眾不同。

DSC05369.JPG

裙襬後方用陰線雕琢了一對相對張嘴咆嘯的簡化龍紋,龍的下巴呈斧頭狀,有些像是戰國後期、西漢的螭虎斧型下巴。而兩條圈型螭龍的尾巴,卻雕琢成仙花狀,表明楚國的身分。

DSC05370.JPG

DSC05371.JPG

DSC05372.JPG

春秋戰國巫俔的人像,很多是張嘴的樣貌,是玉師傅捕捉了巫俔祈神虔誠的那一剎那的形象。

DSC05373.JPG

這手勢就欠學了,有格友能提出看法嗎?

DSC05374.JPG

可能有格友會提出疑問,既然穿著打扮得這麼盛重,為什麼要光著腳?這應該是遵循古禮吧?至今世界上仍有主要宗教的規儀有要求信眾祈拜時需光腳膜拜的,這才能與神靈相通,才能顯示祭拜者的純潔之心。或許在兩、三千年前的楚國巫俔,拜的是天神地靈,光腳才能與神靈相通。

DSC05375.JPG

本件雕琢精緻,表情到位,展現了東周楚國的巫女祭神的姿勢、樣貌,這應該在古代民族學或哲學的境界裡,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高*寬*厚:7.42.92.4cm

47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