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白玉穀紋系璧 (12).JPG

和闐白玉穀紋系璧。穀紋飽滿,內外緣琢斜坡廓紋,紋飾單純,器表大部份受鐵沁呈紅褐色。為貴族隋身佩飾器。

 

西漢白玉穀紋系璧 (3).JPG

西漢白玉穀紋系璧 (4).JPG

「穀紋」在東周的器物上即為常用的紋飾,主要是因其像一粒粟米,發芽時捲曲的樣貌,故稱之。但wake認為,穀文在東周與漢代時,應是「雲氣紋」的立體樣貌。戰國至西漢的諸多古墓出土文物上,均繪有圖案,大家可從上面大量的雲氣紋中,即可發現有些穀紋參雜其中,高古時期對玉器都有種崇敬的心態,也只有貴族才有資格配戴,故在玉器上雕琢能養氣長生的紋飾才是合理的。但自宋代以後均以其與生活物品連結稱之,只能說是謬之遠之。

 

西漢白玉穀紋系璧 (11).JPG

西漢白玉穀紋系璧 (15).JPG

西漢白玉穀紋系璧 (6).JPG

此處我們還是從俗,稱為穀紋。穀紋出芽側略呈方圓形,其出芽與穀紋本體較為外張。戰國中期與西漢中期之間,亦有穀紋之出芽貼近穀紋本體,觀之似乎較為旋緊,此種穀紋間之地子打磨平整。本器雖琢出各個分明的穀紋,惟地子打磨不夠平整,應是繫璧原本面積極小,紋飾間空間有限所致。

 

西漢白玉穀紋系璧 (14).JPG

西漢白玉穀紋系璧 (8).JPG

本器受鐵沁較重,鐵銹與玉緊密結合,不易剝除,故保留原味。本器白玉質地甚佳,經鐵沁只在表面留有亞化鐵離子的銹斑,且入手頗沉,應是仔兒玉質。穀紋浮凸圓潤,雕琢亦頗用心,為西漢繫璧之精品。

外徑*內徑*厚:4.6*1.2*0.7cm

25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