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1).JPG

西漢白玉系璧型螭龍紋轉心對珮。此二珮因無法再加續掛載其他玉器,應為單獨佩掛或為組珮最末端之珮。原型應為系璧,璧琢虺龍紋一周,璧心一透雕螭虎、一透雕簡化韘形珮,廓外鏤雕卷草紋以為配繫。此二器較特別處為其中透雕螭虎與簡化韘形珮部份,不但琢磨成薄片,還可轉動,猜測當時設計之目的,除了炫技之外,可能是希望只佩帶他們兩塊,在其主人行走時,就能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延續春秋時代的遺緒。全器受鐵沁,部份地方白化、部份地方呈胭脂紅。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JPG

翻個面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2).JPG

沒事兒,不是重覆照片,只是讓大家看到器心是可以轉的。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4).JPG

虺龍紋已見鬆散、簡化,且於空白處填入網格紋,但紋飾仍然飽滿,為戰國早、中期之手法。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12).JPG

鏤雕螭虎靈活,虎尾高翹。重要器官以砣具大斜刀琢出,身體週邊磨薄。一般鐵沁為朱紅色,而此種胭脂色可能是受其他物質干擾,也可能是當時的朱砂有其他的紅色物質。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13).JPG

韘形器扁平、簡化,或幾乎化為配飾地位,一般為漢代。此器心薄約0.1公分,在其上陰線琢出仙花紋。此處可明顯看到鐵沁較重時造成之白化現象。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10).JPG

通器雖受鐵沁,但仍可看出原為白玉質。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14).JPG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15).JPG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16).JPG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21).JPG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6).JPG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3).JPG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5).JPG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8).JPG

戰國白玉系璧型龍紋轉心對珮 (17).JPG

此種平雕轉心工法,似未見於一般出土器之圖錄。除韘形簡化之問題待釐清,其他因素八成可斷為戰國玉珮飾,但多了其一的韘型紋飾就只能斷為西漢玉器了。

璧外徑*含廓外卷草紋長*厚:5.4*6.3*1.0cm

36g*2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