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青白玉虺龍紋勒子 (1).JPG

春秋青白玉龍紋勒子。和闐青白玉質,雖略有灰皮現象,仍整體呈現玻璃光現象。全器以斜行方向,連貫琢出四組龍紋,紋飾略為浮凸、寬粗。琢喇叭孔式上下貫通的天地穿,可繫繩配戴。此勒子可單獨簡單配戴,亦可配入組珮中作為聯繫的一部分。

 

春秋青白玉虺龍紋勒子 (2).JPG

春秋青白玉虺龍紋勒子 (3).JPG

這喇叭孔式的打孔模式讓wake想了半天。雖說長形玉器做貫穿的穿孔是很費工的事,一不小心,兩邊向中間打的孔連接不上那就麻煩了。可若以此寬化穿孔,來讓穿孔兩頭對接得更吻合,似乎更費事了些?

而且,從2017年初台北歷史博物館展出河南博物館的四件「玉手握」(wake對河南博物館定名此四件勒子為手握有不同的看法,可參閱上一片文章。)來看,紋飾與規格與本件玉勒子非常相近(如下圖)。其中兩側較短的兩件,其天地穿的孔洞也呈現上下喇叭型的現象,這就證明了喇叭孔的鑽琢應該不是為了方便上下鑽孔對接,而是另有原因。因為,這四件「玉手握」的直徑差不多,若是會造成上下孔對接不到,反而應該是較長的那兩件,越長的鑽孔其偏差的風險也就越大,而長的勒子反而喇叭孔較小,喇叭孔顯然不是因為上下對接而作的。因此推測此四件「玉手握」當時在作配飾時,應該是另有安排的。

所以,wake猜測,這勒子配戴時,可能在上下寬孔洞中各塞了一顆瑪瑙、綠松石等別的顏色、材料的珠子,做為裝飾或與組珮中其他玉器做為緩衝,而且增加一點長度,好跟其他同組玉珮飾搭配,不知對否?

 

DSC04070.JPG

2017年初台北歷史博物館展出河南博物館的「玉手握」。

 

春秋青白玉虺龍紋勒子 (4).JPG

細細的平行紋,是整組龍紋的尾部毛紋,那細如髮絲的細陰線在0.4cm的寬度中,琢出八道陰線,且是用砣具切琢出來的,工藝高超。

 

2018-01-05_073801.jpg

春秋青白玉虺龍紋勒子.JPG

本件勒子紋飾屬於春秋晚期過度戰國早期階段的紋飾,wake收藏有另一件紋飾、型態頗為相像的青玉勒子,略小一些。

長*寬:5.2*2.6CM

48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