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1).JPG

元代仔兒玉秋山紋爐頂。和闐仔兒玉,色白帶乳色,有些許條紋狀褐沁,判斷是金屬元素進入表面的釁裂紋中,但經過二十多年之後,現在這些褐沁卻已經消失。本件爐頂以秋山景色作為主題,以鏤雕手法雕琢五隻鹿佇立於柞樹林間,其中三隻回頭眺望,感覺這些鹿都處於高度警戒的氛圍中。鹿的眼睛為三角眼,以三道陰線相交成,鹿頭上的角為板角,作工雖較粗放,但玉師傅卻把鹿的謹慎型態忠實地雕刻了出來。應為元代香爐或丹爐蓋的頂紐。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2).JPG

這些照片是大約十多年前照的,那時已購藏本爐頂也十年了,為何又過了十多年這些沁色居然消失了,期間沒有做過任何的處理,這現象讓wake納悶不已。

下兩圖是近期用手機攝影,過去深入玉理的褐色沁,現在已經不見了,褐沁位置只餘下白斑?大家可以前後圖比較。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2-1).jpg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2-2).jpg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3).JPG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6).JPG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7).JPG

過去看到玉器的鹿頭頂著一大塊板狀的角,十分好奇,當時直覺就認為玉師傅應該不會為了省工,就把像樹杈的鹿角搞成一大塊木板的樣子,想必幾百上千年前,遼金或蒙古族的領地上,可能生存著一種鹿長著大板塊的鹿角吧?

後來查了一下,原來幾百萬年前到七千年前這漫長的歲月,自西歐到西伯利亞東部的溫帶草原、林間,生長著一種大角鹿,其鹿角成板狀且支端會再長出尖角,像頭頂長了一對向兩側伸出向上張開的巨人手掌般。兩支巨角橫向可長到1.8公尺寬,可是七千年前已經滅絕了。

那金到元代玉器上的鹿是甚麼鹿?原來還有一種駝鹿也生長在亞州的西伯利亞與美洲的北部,牠們的角與大角鹿有些相像,也是板塊形狀,支端會長出一些尖角,但角的規模就比大角鹿小了不少。而大、小興安嶺是亞州駝鹿主要生長的地點,金人稱這種巨鹿為「犴」,這就對上號了,相信這種鹿與已經絕跡的大角鹿有著承續關係,牠們也可以高達三公尺。

下圖就是駝鹿,從側邊遠遠看到他們的角,不就是一大塊嗎?

2019-03-19_211455.jpg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8).JPG

玉鹿的吻型、身材與駝鹿一致。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9).JPG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10).JPG

器頂往往雕琢一小粒圓凸,下琢三向或四向之垂葉。雕工雖非精緻,但樹葉厚實的感覺仍忠實表現。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11).JPG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12).JPG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13).JPG

金、元此類器之刻工不求精緻,只求神韻,以同類物之大小表示山林斜坡遠近,越上坡的鹿自然必較遠些。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14).JPG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16).JPG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17).JPG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19).JPG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 (20).JPG

遼金白玉秋山爐頂.JPG

遼、金、元、清流行此類玉雕,一般均以塞外之春水、秋山題材為主題,春水題材除大家熟悉的海東青捕大雁紋之外,亦有荷塘水鳥的題材,鷺鷥或其他水鳥巡行荷葉水塘之中,似乎此種主題較晚,約為元末、明代,但雕琢較精。

此類器亦有人稱為「帽頂」,就像瓜皮帽頂之鈕。或許確有人以玉鈕為帽頂,但相信玉器的高度一定較低,絕非此類器之比例。而且,器底一定有數組「象鼻穿」,以供縫綴在帽頂之上。故較大型或比例較高者,應均為爐頂。

春水秋山的玉雕主題,為何盛行在金、元代與清代三個時期?那是因為北方遊牧民族進入中土,日久後對家鄉自然景緻的一種懷念,當然也想念在家鄉山林水邊的家人,所以做成玉器隨身佩帶,以聊解鄉愁。我們除了認知那是遊牧民族的玉器風格之外,也是彪悍馬上民族的感情投射。

**=3.2*2.7*4.9CM

59g

 

 

 

 

 

 

arrow
arrow

    wa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